2020年5月,我国造纸领域专家李志健教授,开始执掌自己的母校——陕西科技大学,担任校长。
算起来,从求学、工作,到成为一校之长,他在陕科大已经待了将近40个年头,曾担任教务处处长、科技处处长、轻工与能源学院院长等多个职务,又任副校长数年。可以说,他对于这所学校的一点一滴,都已“了如指掌”。
任职大会上,这位经验丰富的学者坦言,“接过‘接力棒’对我是很大的挑战。”
挑战的确存在。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他必须承前启后、目光如炬地——从顶层设计层面——为这所老牌强校找准定位,规划好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校长李志健教授
奠基、复兴、腾飞
去年11月,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正式发布,陕西科技大学新增化学、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并新增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这是陕科大学科建设发展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都为之振奋。
“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全校上下几代人砥砺奋进、接续奋斗的结果。”接受青塔采访时,李志健校长这样总结道。
从“十一五”建新校区、“十二五”化解债务、“十三五”人才强校,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每个重要节点上,这所学校都有着相当清晰的发展目标。
更重要的是——她能以事业为愿景,凝聚全校上下的力量,激发师生的创造力,把具体的目标一一变为现实。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夜景
事实上,学位点的大幅增加,只是陕科大“十三五”靓丽成绩单的一个缩影。
2017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陕西科技大学制定了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复兴计划”,在人才引育、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李志健校长透露,“过去几年,每年年终总结时,一些核心办学指标的完成度,几乎都在13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200%。”
随着“三步走”发展战略“奠基期”任务的超额完成,陕科大也从外延式发展阶段,逐渐迈入“外延与内涵并行、以内涵建设为重”的新的历史方位。
一直在 “逆境”中求生存的陕科大,得以轻装上阵、登高望远,去谋求更快速、更高质量的发展。
从“人才”到“结构”
在陕科大秀丽的科大湖畔,坐落着中国第一座以轻工业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轻工业博物馆。这里述说着中国轻工业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工业化历史进程,也将陕科大的历史娓娓道来。
陕西科技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立的88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如今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衣食住用需求的轻工业,不再是最急需的行业领域。陕科大的传统优势学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度、匹配度、融合度有所下降。
顺应时代趋势,推动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科大湖
“尽管‘十三五’期间我们打了一些基础,但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讲,转型仍然不够。”谈及学校的转型发展时,李志健校长并不讳言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转型需要一个过程”。
2021年,学校的发展理念从“十三五”期间的“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微调为了“创新、开放、共享,学科、结构、质量”。李志健校长是这一转变的核心推动者之一。在他看来,学科结构和面向的调整,是实现转型目标的重要发力点。
他介绍到,“十三五”期间,学校引进了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530余人,人才紧缺状况得到了相对缓解,因此把“人才”调整为了日益凸显、更加紧迫的“结构”二字。
围绕“调结构”的工作重点,2021年,学校成立了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未来几年,陕科大将按照“强基础、固特色、开新篇、创一流”的思路,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整合校内相关学科成立新学院。
同时,学校将依托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既有优势特色学科,打造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并对接现代智能信息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开展新学科建设,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和风起云涌的发展大潮。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除此之外,陕科大还将以“促开放”为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125开放促进计划”,旨在通过柔性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行业杰出人才,与国际国内顶尖学术机构、中(社)科院所属研究院所、国有骨干企业、地市(区)政府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通过“125开放促进计划”,陕科大共聘任专家学者44人,其中学科领军教授6人,特聘教授16人,特聘专家22人,切实推动了学校发展提质增效。
转型或许艰辛,但这是一众以传统工科为发展方向的地方院校难以回避、必须答好的重大课题。
面对时代的叩问,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是这所以轻工为特色的高校所给出的坚定回答与行动证明。
服务陕西
当“服务陕西”的转型进入到攻坚“深水区”时,单纯的学科布局调整,并不足以支撑一所学校实现完美的华丽转身。
在李志健校长的眼中,陕科大的传统学科要真正实现转型,需要从服务于行业领域,转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切实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他将目光锁定在陕西的重点产业上,并多次强调,“要为陕西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构建基础学科新学院,特色学科新方向,信息智能新产业,区域、行业新根据地的“四新”格局。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南大门
近年来,依托于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人才优势,陕科大主动谋划融入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秦创原的建设,已入驻了沣东新城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平台,在科研团队培育、平台基地建设、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积极踊跃的改革。
通过积极对接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陕科大组建了新型显示、乳制品、航空、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输变电装备、钛及钛合金、光子、数控机床等9支成果转化创新团队,不少团队已经对接链主企业,推进了实质性合作。
其中,生物医药团队成功牵手上市企业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秦药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并签订了价值2000万元的新药研发合同。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与陕西盘龙药业签约共建研究院
在主动融入秦创原的过程中,陕科大还深入开展了“一院一市”合作,先后与延安市政府、渭南市政府、咸阳市政府、汉中市政府、陕西榆林能源集团、彩虹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和知名企业,进行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对接,积极推动各学院与陕西省地市之间的“一对一”合作全覆盖。
同时,学校锚定高校科技成果精准孵化的快捷通道,与西安市相关区县、渭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陕西粮农集团、延安新区投资发展集团等多个市县与企业,合作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或技术转移平台,助力具有陕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建设单位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扎实实践,切实提升了高价值专利转化质量。
2021年,陕科大横向到位经费较6年前提高4.5倍,专利授权增长近8倍,专利转化金额增长近10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已实现大幅跃升。
图丨李志健校长出席陕西省咸阳市
“人才兴咸 创新发展”大会 在服务陕西的定位指导下,陕科大也将依托“新轻工”,聚焦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关中协同创新,辐射陕南循环经济发展和陕北绿色转型,助力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守护好黄河母亲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谋远谋实,做实成势。
“学校扎根陕西,首先得把三秦大地这篇论文写好”,这位务实的校长笑着打了个比方,“只有先把自己家的事情干好,才有更多的精力、能力、水平服务全国大局。
办大学的好地方
每一所大学,都有着某种独有的精神气质,并在莘莘学子身上得以延续继承、发扬光大。
关于母校陕科大的气质,李志健校长回忆起一个细节。“我是陕西人,但我在陕科大入学以后,就改学普通话了。当时陕西高校的很多师生,大多还是讲的陕西话”,他笑称,“所以陕科大确实有她独特的地方,从讲普通话这方面来看,就是一种‘有大局观’的表现。”
问及学校的办学环境时,李志健校长则回答到,“陕西是个办大学的好地方。这里处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南北交汇、东西融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并以排在全国第14位的GDP总量,支撑了位居全国前列的高校规模,说明陕西确实是重视教育的,是适合办大学的。”
面对数量众多的高校可能带来的资源分散与竞争,这位学者十分坦然,“学校更多的还是得靠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来谋求自身的发展。而且学校多有学校多的好处,可以有更多交流合作、交流互鉴的机会。”
或许,他身上所流露的这种乐观天性,所秉持的自强、开放理念,便是陕西科技大学魅力的诠释与延续。
这是一所充满韧劲的、刚毅的老牌名校,一种不甘落后的、向上的、昂扬的力量,在陕科大人的骨子里流淌,又一代代传承。
她扎根于这片并不富饶但充满生机的土地,融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孕育出“三创两迁”的独特气质,又凝结成“至诚至博”的四字箴言。
图丨陕西科技大学校训石
她渴望转型、渴望开放、渴望变革,渴望更加鲜活的新生力量,来实现更快速的、更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她怀揣着朴素的报国赤忱,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把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写进“十四五”规划的壮阔蓝图里,竭尽所能地回馈脚下“三秦大地”这片热土。
她用独树一帜的坚守、破釜沉舟的勇气,一次次在经费紧张、办学资源不足等困难中,破难题、闯难关,突出重围、破解重压,以一种勇毅果敢地方式傲然生长着。
从北京,到咸阳,再到西安,64岁的陕科大弦歌不辍、勇立潮头,至今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便一路上荆棘丛生、遍地泥泞,也不曾阻止她奋力向前、破云而上。
无数的学子从这里走出,诉说着她的深沉与热烈、真挚与赤诚。她的身上,泛动着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身影,彰显着坚忍不拔追赶超越的毅力,镌刻着融入血脉“听党话、跟党走”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