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15
2022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召开 聚焦教师能力数字化转型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WHEC2022)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大会关注多个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议题,来自大学、政府、多边机构等的各方代表与会并分享经验和见解,共同绘制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蓝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主任李铭表示,高教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力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意味着高校教师与管理者们通过掌握数字化的教学、管理与科研工具...
-
05-24
2022
重新思考本科教育定位
【思想汇】编者按:在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教育的定位颇为尴尬:它指向更为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但又不是完全的升学教育;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人才,但又难以与社会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特别是普及化阶段,由这种模糊定位带来的困扰日渐增多,围绕应当注重学术性还是应用性抑或职业性、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等话题,更是聚讼纷纭。本科教育定位之困的原因,究其根本,既有规模扩张后高校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结...
-
05-17
2022
高校如何发力交叉学科研究
【思想汇】 编者按: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共同发展趋势与重要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推进,国家政策层面对高校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高校要优化学科布局,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突出学...
-
05-17
2022
开放学科边界 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
【专家视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必须承担起培养顶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责任使命,培养出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作出世界眼光与寻求世界贡献的人才。把握时代机遇,以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劲动力创...
-
05-10
2022
如何培养战略科学家
【思想汇】 编者按: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再次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战略科学家是“帅才型科学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是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领路人”。我们要抓住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契机,坚持实践...
-
05-10
2022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与实施
【思想汇】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最新表述,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要求,规定了新时代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
-
04-26
2022
完善三个贯通,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思想汇】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强调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
-
04-12
2022
教育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度现代化
【专家视角】全面实施教育治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效实施教育治理,必须清楚地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治理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坚定不移推进治理制度现代化。新时代我国教育治理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面对...
-
03-22
2022
产教融合亟待政府弥合信息鸿沟
【思想汇】编者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不仅面临着继续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老问题,也面临着推动职普融通的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对政府层面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本版作者分别从产教融合、职普融通角度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所能发挥的职能进行了阐发,具有一...
-
03-08
2022
北京冬奥会赋予教育的启示
【思想汇】中国什么时候能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获得奥运会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这是一个多世纪之前的“奥运三问”,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不解之缘。14年前,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为“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也标志着对百年“奥运三问”的圆满回答。新春伊始,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如期开幕,日前圆满闭幕。国际奥委会主...
-
03-07
2022
优化建设学科布局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编者按: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双一流”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过去5年来,首轮“双一流”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上的努力,成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需要明确的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公布,不是对上一轮的简单补充和更新,而是肩负新的使命,如何完成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新使命,对新一轮入选高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
-
03-07
2022
从“十个坚持”看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
【专家视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科学地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未来,...
-
03-07
2022
理科课程思政要把握好几个基本点
【专家视角】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近年来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命题,也是给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课程讲授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课程思政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把党的思想、理念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而言,实现起来是有抓手的,而对于理工科尤其是理科...
-
03-07
2022
如何帮助理工科“学困生”走出困境
【记者观察】编者按:又到了学期期末考试的时间,对那些在大学里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而言,这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其实,大学学困生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理工科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学习困难所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对学困生产生的负向激励影响越发堪忧。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工作人员开始关注大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在家校联合、学业帮扶、改进教法、心理辅导...
-
03-07
2022
共同富裕视野下的高等教育
【思想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基础是富裕,关键是共享,重点是缩小差距。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共同富裕的基础在于富裕 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人均GDP自2019年起突破1万美元,站在了迈向中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上。依据世界银行2020年国别收入分类标准,将各国和地区分...
-
11-30
2018
杜玉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1月2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武汉大学、葫芦岛市委市政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研讨会(第二期)”在辽宁葫芦岛市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做《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题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 中国教育在线 任雯/摄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
08-13
2018
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这是继“双一流”政策后,又一个支持“双一流”的计划。一、《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汇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
-
07-12
2018
又一个世界大学排名出炉!中国内地414所高校上榜
日前,位于美国的免费期刊信息分析平台Scimago发布2018世界大学排名,全球5000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上榜。新出炉的Scimago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的主要指标包括科学研究(50%)、创新(30%)和社会影响(20%),涵盖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表的论文数、引用次数、国际合作论文数、专利申请数量、专利中引用的科学出版物数量等。中国内地共有414所高校上榜,其中3所高校进入国际前20位,8所高校进入前100位,22所高校进入国际前200位。上...
-
06-28
2018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李依环)“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昨日在成都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